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声音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发布时间:2023-12-25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目前所处的新形式和新的实践要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此来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

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枷锁,其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发展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走向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从历史逻辑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根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找到了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方向和途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不受“本本”束缚,开展与教条主义的斗争,这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性质和革命实际的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理论创新理论成果对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发展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拄着苏联的拐杖走路”的失误,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从现实逻辑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的方法论原则。“两个结合”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机盎然的根本途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把握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阶段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洞察世界大势,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互动;聚焦现实问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华,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任人唯贤、亲仁善邻等文化精华,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六个坚持”为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既不封闭僵化,也不照搬照抄。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不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牢牢把握“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才能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王志华,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者辛伟格,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